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145章 送一程(1 / 27)

整个长安城的文武大臣,这个时侯必须得全部都到齐,对于他们来说,不管之前的时侯跟李承乾有什么恩怨,又或者是跟李象有什么恩怨,现在人死如灯灭,如果要是在这个时侯不出去送一程,又或者是有什么事儿的话,那可真是让李象给记恨住了。

从国家的方面来说,李承乾是整个大唐帝国的皇太子,现在因病去世了,你们这些人如果要是不出去送一下,那就是对整个大唐帝国的不尊重。

从私人的方面来说,李象的地位现在极其稳固,而且甚至有可能会提前坐上那个位置,所以你如果要是不想让未来的皇帝记恨你,又或者是记恨你们整个家族,就算你跟李承乾之间不对付,那应该老老实实的带着人过去,要不然的话,那你们只能自认倒霉了。

李象并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,但是你也得分在什么场面上,这种时侯如果要是你不给面子的话,那将来也就永远不用给面子了,咱们之间也没有面子那一说了,等到老子的屠刀拿起来的时侯,你可千万别害怕就行。

整个长安城不管是真的还是装的,反正很多人现在都非常的悲伤,一些文人骚客,还写了很多华丽的词藻,出来悼念大唐帝国的皇太子,当然有些人是不愿意让这样的事的,可有些贫寒学子认为这也算是一个机会,如果要是能够被皇太孙殿下所看上的话,没准将来自已的前途就有了着落了。

他们的这个打算可真是落空了,并不是说学猫不学无术,整个长安城的人有一个算一个,如果要是能有李象这个脑子的,估计十不存一,李象之所以看不上这些文人,主要就是因为文学造诣不够深,他们写的这些东西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,所以就算你写的再怎么华丽,到最后李象也觉得只是一些比较好看的毛笔字而已。

至于其他方面的一些事儿,根本就进不到李象的脑袋里,你们愿意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,反正这都是你们个人的事情,别指望写一篇文章就能够被我看得中,当然这篇文章如果要是指的国策,那么这还是没问题的,但如果要是文学水平的话,一千个文学水平比较高的人,恐怕也赶不上一千个会打仗的士兵,这就是李象的价值观。

在现如今这个年代,很多文人也是写出了自已最著名的诗句,李象并不反对这个,你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,这是你的自由,别人愿意给你这个礼遇,那么这是别人的事情,在天策上将府这个地方,就如通现代社会的一些大企业一样,文科生请到一边去,我这边需要的是能打仗能治国的人才,而不仅仅是文学比较好的,这在我们这里不能说没有价值,也只能说价值不高。

有些人一开始的时侯,一连写了好几首诗词,就托人给李象送过去了,希望李象能够看得懂,也能够给自已安排一个一官半职,可惜的是当这些诗词送过去之后,全部换来的是五两银子。

这些人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,你的诗词写的也不错,五两银子的价格也不低,已经是给你了,那就说明咱们之间没有别的事儿了,你也别想着靠这份诗词在我这里得到什么,我也并没有亏欠你什么,毕竟这五两银子已经给你了,也算是我支持文学发展吧,要是还有别的一些想法的话,恐怕咱们就不太可能了,那都是你们自已的事情。

对于李象来说,有很多事情要给大家一个新的规矩,李承乾走了,将来势必要有一个新的说法,一国之君必须得有,一国之储,君也必须得有,所以在第二天早朝的时侯,李世民也从城外回来了,大臣们也在询问,东宫总不能就这么空着,李象何时被立为太子?

这个话一说出来,马上就有人站出来反对,因为李象是孙子辈儿的,太子只能是皇上的儿子,如果要是立李象为太子的话,那么这不是乱了辈分吗?

朝廷大臣们据理力争,大多数人都是站在李象这边的,他们早把自已的利益跟李象捆绑在一块了,在这种重要的时刻,如果要是不站出来帮助李象的话,那就等于是毁自已的长城了,将来如何能够在李象那里分一杯羹呢?谁都知道李象拥有着雄才大略,如果要是你对他没有用处的话,那恐怕你的利益也多不了。

反对的那一方就不用说了,这些人一直都在煽阴风点鬼火,现在葬礼还没有完成,朝廷也只是询问一下大家的意见,可这些人已经按捺不住了,一个个的准备站出来发表自已的意见,你以为你的意见说出来之后,别人就真的能够听吗?

在现如今这种情况下,一般是不太可能的,很多人也都明白这个道理,朝廷询问的时侯,很多人的意见只是其中的一方面,除非你是朝廷重臣,又或者是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的功劳,那么你的话才能够被当成一回事儿,要不然的话就是给别人指路的。

李象此刻站在原属于李承乾的地方,其实原本这一块也就他们爷俩,一个皇太子,一个皇太孙,现在李承乾不在了,李象单独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违和感,毕竟李承乾的身l熬不住,以前上早朝的时侯,五天能来一天,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