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一对核桃价值不菲。”
&esp;&esp;“那是自然。”玉如意脑海中浮现起幼时帮爷爷挑核桃的情景,说道:“小时候,在爷爷手中见过这样一对极品核桃,有人用商朝白玉来换,他都不换。”顿了顿,她又接着说道:“那对核桃,若是能留到现在,怕是要值千金。”
&esp;&esp;“一对核桃能值千金?!”李修竹大吃一惊。
&esp;&esp;“古玩一卖古,二卖真,三卖心头好。”玉如意笑道:“尤其是像手捻物件这种,既可赏又可玩的东西,价格更比别物贵上几分。核桃更是手捻物中的三难,难得难雕难保存,若遇到有人喜爱,价格自然是没个底的。”
&esp;&esp;“与君相识越久,便越发觉得自己浅薄。”李修竹笃定的看着她道。
&esp;&esp;玉如意被他炙热的目光一看,脸上飞起一阵红霞,急忙低下头继续挑选筐里的核桃,不再看他。
&esp;&esp;日头渐渐西移,玉如意面前的筐也分了又分,现在手里只有一个小小的簸箕,里面不过二十多个核桃。
&esp;&esp;她仔细的又看了一遍,终于从中挑出了两对核桃,开心的对李修竹说道:“修竹大哥,我们运气着实不错,竟然能挑出两对来。”
&esp;&esp;“太好了。”
&esp;&esp;玉如意抬头看了看天,说道:“天色也不早了,我们先回去,明儿个去拜访那位老雕匠。”
&esp;&esp;次日,二人相约西市见面。
&esp;&esp;人说“小隐在山林,大隐于市朝”,这位宫里退出来的老雕匠便是隐在这集市中。
&esp;&esp;二人穿过大街,走进一条平凡的小巷,在一间低矮的旧瓦房前停了下来,这房子看起来很是破旧,山墙也裂出了几道缝子,任谁也想不到这里竟然住了一位能工巧匠。
&esp;&esp;玉如意伸手扣了扣门环,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探头出来,看了看玉如意道:“玉姐姐怎么来了?”
&esp;&esp;“小牛,你爷爷在吗?”玉如意问道。
&esp;&esp;少年拉开门,将她请进去,一边睁大眼睛打量着李修竹,一边说道:“爷爷在屋里。”
&esp;&esp;“没打扰吧?”玉如意问道。
&esp;&esp;“爷爷早就起了。”小牛说完便朝里屋一指,自己又坐到一旁的葫芦架下,拿着小刀在一个葫芦上刻着什么。
&esp;&esp;玉如意走进屋,却见一个老者歪歪靠在椅子上,抱着两只手,耷拉着脑袋在打瞌睡。
&esp;&esp;李修竹看了她一眼,玉如意轻轻摇摇头。二人便这么安安静静的矗在原地,安静的等着。
&esp;&esp;约摸过了一刻钟,老者这才缓缓醒来,深吸一口气,微微睁开困倦的眼睛,正看到二人站在门口,愣了下,随即责怪道:“你这丫头,恁不懂事,怎的又带生人来?”
&esp;&esp;李修竹皱了皱眉,他没想到老头一张口竟然是这句话。按理说他们安静的站在门口等了他半晌,任哪个懂礼的都应该先请客人坐下,再陪个不是才对。
&esp;&esp;“秦爷,无事不登三宝殿,我带人来,自然是要求您帮个忙。”玉如意笑颜如花,也不绕弯子。
&esp;&esp;秦老头不满的扫了眼了李修竹,无意间看到他腰间挂着的白玉,眯了眯眼,随即又看向玉如意,说道:“你知道,我收山多年了,现在人老眼昏花,手也哆嗦了,帮不上什么忙的。”
&esp;&esp;“别人帮不上忙,但秦爷的话,一定是帮得上的。”玉如意一副小赖皮的模样,凑到秦老头面前,道:“秦爷,你看!这是什么?”说罢,从荷包里将两对核桃掏出来,递到秦老头面前。
&esp;&esp;秦老头眸子中立即闪耀出灼灼的光芒,急不可待的伸手要去拿核桃。
&esp;&esp;玉如意将手一缩,挑眉道:“不是老眼昏花手哆嗦了吗?”
&esp;&esp;秦老头翻了个白眼,道:“你这丫头,就知道欺负老头子。”随即又看向那两对核桃,说道:“快,快拿给我看看。”
&esp;&esp;“看看可以,你先说帮不帮忙?”玉如意挑眉。
&esp;&esp;秦老头眯起眼,一脸狐疑的打量着她,说道:“你这丫头诡计多端,又想什么坏招了?”
&esp;&esp;“呵呵。”玉如意笑笑,“秦爷这话真是羞煞如意也。”
&esp;&esp;“……”秦老头无语了。
&esp;&esp;“其实也就是想请您老人家帮忙给这核桃雕个漂亮的外壳而已。”
&esp;&esp;“我收山多年,老眼昏花……”秦老头又摆出一副老态龙钟